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五十七章 见证奇迹吧!(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见证奇迹吧!(上) (第3/6页)

比如......张力。”

    众所周知。

    一根绳子放在地上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我们甩一下就会出现一个波动。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波是怎么传到远方去的呢?

    我们的手只是拽着绳子的一端,并没有碰到绳子的中间,但是当这个波传到中间的时候绳子确实动了。

    绳子会动就表示有力作用在它身上,那么这个力是哪里来的呢?

    答案同样很简单:

    这个力只可能来自绳子相邻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每个点把自己隔壁的点“拉”一下,隔壁的点就动了——就跟我们列队报数的时候只通知你旁边的那个人一样,这种绳子内部之间的力就叫张力。

    又比如我们用力拉一根绳子,我明明对绳子施加了一个力,但是这根绳子为什么不会被拉长?

    跟我的手最近的那个点为什么不会被拉动?

    答案自然是这个点附近的点,给这个质点施加了一个相反的张力。

    这样这个点一边被拉,另一边被它邻近的点拉,两个力的效果抵消了。

    但是力的作用又是相互的,附近的点给端点施加了一个张力,那么这个附近的点也会受到一个来自端点的拉力。

    然而这个附近的点也没动,所以它也必然会受到更里面点的张力。

    这个过程可以一直传播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根绳子所有的地方都会张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便可以总结出一个概念:

    当一根绳子静止在地面的时候,它处于松弛状态,没有张力。

    但是当一个波传到这里的时候,绳子会变成一个波的形状,这时候就存在张力了。

    正是这种张力让绳子上的点上下振动,所以,分析这种张力对绳子的影响就成了分析波动现象的关键。

    接着徐云又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公式:

    f=ma。

    没错。

    正是小牛总结出的牛二定律。

    众所周知。

    小牛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合外力为0的时候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如果合外力不为0呢?

    小牛第二定律就接着说了:

    如果合外力f不为零,那么物体就会有一个加速度a,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由f=ma来定量描述。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m,只要你能分析出它受到的合外力f。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小牛第二定律f=ma,计算出它的加速度a。

    知道加速度,就知道它接下来要怎么动了。

    随后徐云又在函数图像的某段上随意取了两个点。

    一个写上a,一个写上b,二者的弧度标注为了△l。

    写完后将它朝小麦面前一推:

    “麦克斯韦同学,你来分析一下这段区间收到的合外力试试?不考虑重力。”

    小麦闻言一愣,指了指自己,诧异道:

    “我?”

    徐云点了点头,心中微微一叹。

    今天他要做的事情对于法拉第、对于电磁学界、或者说大点对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都会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

    但唯独对于小麦和赫兹二人而言,却未必是个好事。

    因为这代表着有些原本属于他们的贡献被抹去了。

    就像某天一个月薪4000的打工人忽然知道自己原本可能成为亿万富翁,结果有个重生者以‘人类共同发展’为由把属于你的机会给夺走了,你会作何感想?

    平心而论,有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