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2章 营销就是错上加错 (第2/4页)
合作,每年预计会投入1500万-2500美元,来资助这些游戏中心的团队进行游戏开发。 做游戏的技术难度其实不算太大。 难的主要是市场判断,难的是让玩家们能够认可自己开发出来的这款游戏产品,主要存在的是市场选择上的风险。 开发游戏的风险,一点不比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小。 就很有必要和大学合作。 同时也能深入第一线跟大学生们搞好关系,为未来的人才择业捞到优先权。 在这些项目的合作中,开发出来的产品版权,基本是统一的模式,以4:3:3的比例来分成。是投资方占比40%,学校占比30%,科研团队占比30%,并且资方拥有完全版权的优先购买权。 就比如南加大的游戏中心的一个游戏团队申请了畅游提供的开发基金,拿到钱之后真的开发出了一款很优秀的游戏。 那么这款游戏的版权就是畅游占有40%,南加大占有30%,游戏团队占有30%,各方的利益都有照顾,互利共赢。 有很多经典的游戏其实都是由大学的团队开发出来,比如周不器运作到畅游手里的卡牌游戏《三国杀》,这游戏就是由大学团队做出来的。 后来花了一大笔钱,才把版权买过来。 这一次,ibm来势汹汹。 可是ibm的技术不太够看,炒作的很厉害,硬核技术上不太达标,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未来,是谷歌延续着这个路线,靠着“阿尔法狗”一炮而红,成为了行业里名副其实的新霸主。 这一次,就不劳烦谷歌了。 周不器要打一个时间差! ibm行动了,而谷歌尚未行动的时间差!在这个时间段里,紫微星要提前出手,率先扛起ai领域的扛鼎大旗! 巧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的人。 周不器也不是上帝。 沈向阳手底下就有两个类似的ai项目,都是跟大学合作的,一个是跟牛津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的ai项目,一个是跟港大计算机学院合作的ai项目。 都是在致力于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模型来开发ai的围棋产品! 这两个团队都是纯科研,他们的思路当然跟周大老板不太一样。 他们做围棋ai,是为了通过这款产品来进一步地推动深度学习模型的改良,是在技术上的追求。 周不器不一样,他主要寻找的是一个市场中的契机! 双方的理念不同,但过程上有了一致性。 沈向阳马上布局,开始行动。 周不器为了表示出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就跟着他一起去了英国,先去跟牛津大学的团队交涉。 大学的科研团队实力,花费是挺少。 可是要论硬核实力,肯定还是沈向阳手底下的那些高薪聘请来的全职ai科学家团队更厉害,也能够更专注、凝聚力也更强。 紫微星要启动ai围棋项目“rokid-go”的计划,很着急,不能拖。 沈向阳深知这个道理。 所以,这时就不要从零开始摸索了。 直接去接手半成品的项目就行了。 先调研一下牛津的团队的项目,再去港大研究一下他们的项目进展和技术成果,然后……紫微星这边就会出一笔钱,把这个项目直接买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