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反应(1v2)_讽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讽刺 (第1/2页)

    

讽刺



    他觉得讽刺。

    跨洋回来,夜里在车里把所有话咽了一遍,天亮了又把所有可能的开场白删了一遍,最后得到的回声,只是她在别人的肩侧低声说笑。

    勺子在碗里轻轻一碰。

    席珩川把姜母鸭推远,指尖还留着汤的余温,他却像刚从冷水里捞出来。

    玻璃外的红灯笼在风里一明一灭,照得她的侧脸忽近忽远;那男人替她接过橘子,提袋子时下意识护着她的手腕,动作笃定,像做过很多次。

    他笑了一下,笑意却没到眼底。

    谁都没错,只是他来得不巧。

    不巧在年二九,不巧在海风正软的时候,不巧在她已经学会把某些脆弱交给另一个人。

    手机又震了一下。信息停在“到吗?”、“席总,今晚京都……”与一条未读的群祝福之间。

    他把手机扣回桌面,把一页不合时宜的日历翻过去。

    起身结账,老板随口说“谢谢光临,常来啊”,他应了声“好”,声音低得几乎被油烟吞掉。

    ……

    当天下午,他就买了机票,回沪市。

    订票软件的界面冰凉,指尖滑过直飞与中转、经济舱与靠窗的圆按钮。

    他没有犹豫,选了最近一班。

    页面跳到付款,验证码抵达那一瞬,手机又震了一下……仍旧是京都那边的提醒。

    他把短信收起。

    鹭城的天光在二十九的下午更浅了些,风吹得巷口的红纸翻起边角。

    去机场的路不堵,车厢广播里播着老歌:歌声里的“回来吧”一遍遍绕,司机跟着哼两句,问要不要调小点儿声,他说不用。

    窗外掠过海和钢架的轮廓,城市像被潮水轻抬又放下。

    候机厅里贴着临时的春联,安检口旁边摆着一棵假的腊梅,塑料花瓣在空调风里静默摇晃。

    人并不多,大多拖着箱子赶回家的面孔,脚步带着一种要紧的目的。

    席珩川坐在靠边的长椅上,手里握着登机牌,掌心的汗把纸面磨得有点软。

    他把手机调成静音,屏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