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第六百五十一章 齐王东渡(终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一章 齐王东渡(终章) (第3/5页)

多车的物件。”

    “嗯……”

    听到朱由校也出发了,朱慈燃已经猜到他这么多天在干嘛了。

    “下去吧。”朱慈燃拔腿走下城头,与此同时跟随他南下的周延儒、温体仁、杨文岳、沈廷扬等人也纷纷动身。

    内阁和六部没有全部南下,而是留下了洪承畴、李长庚、金铉、孙传庭四人坐镇北京内阁。

    朱慈燃带人下了城墙,并提前一步走出了江东门,来到了江东门外的护城河石桥上。

    江东门那宽六丈的护城河石桥也是朱由检执政时期,朱由校命人翻修的,或许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石桥外是一个集镇,此刻的它聚集了无数百姓,让人一眼看不到头。

    朱慈燃他们带来了天策卫和羽林卫。

    一万骑兵很轻松的就分开了道路上的百姓,维持好了现场的秩序。

    只是即便如此,朱慈燃他们却并没有松懈,因为他们都知道,朱由检想要就藩,最大的问题不是沿路拦截的百姓,而是守在港口大门的那数万百姓。

    站在江东镇中心,朱慈燃能清楚看到道路尽头那被人墙堵住的龙江港口。

    百姓们手挽着手的模样在他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来了来了!”

    见到朱慈燃等人的马车,组成人墙的许多老翁们尽力打直了脊背,试图让自己看上去更高大,让人墙看上去更为坚不可摧。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他们所谓的人墙对于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兵马司来说和纸糊的一样。

    不算军队和兵马司,便是衙役们放开手脚,突破也只是一瞬间罢了。

    只是,把枪口对准老百姓,这对于受了十几年官学教育的衙役们来说,简直比让他们把枪口对准朱慈燃还难以令人接受。

    老百姓们团结在了一起,许多江东镇的百姓也被鼓动,纷纷跑到港口大门,跟着一起筑成了城墙。

    “你看看他们,真是不知所谓。”

    “其实齐王走了也没什么,万岁和太子不是还在嘛。”

    “对啊,我们能吃上饭,真要算起来,那也是万岁的功劳。”

    “没错,我就觉得那群人夸大了齐王的作用,齐王当年才十岁,他能做什么,还不是主要靠万岁的运筹帷幄?”

    “就是就是……”

    望着站成人墙的街坊邻居们,一些人来说说起了皇帝和齐王的功绩问题。

    兴许是埋怨齐王执意要走,又或许是觉得齐王确实“名不副实”,因此他们开始了各种他们自以为的猜测。

    在他们的猜测中,马车渐渐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他们闭上了嘴巴,静静看着马车远去后才敢小声开口。

    “齐王千岁……”

    见到马车来到面前,周延儒等人紧张的作揖。

    五军都督府中的黄蜚、马祥麟、戚武隆也纷纷作揖。

    他们是最不希望齐王就藩的人,因为大明朝武将的地位,是被齐王重新推上来的,谁也不知道他走后,武将的地位会不会下降,但他们没有办法阻止他。

    “齐王叔……”

    朱慈燃怀揣着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作揖,只是那马车并未停留,而是从他们旁边穿过。

    这样的举动让众人察觉到了不对,朱慈燃更是四处打量,寄希望于看到陆文昭和王承恩这几个自家叔父最亲近的几个人。

    只是这一圈看下来,他并没有看到什么,而马车也抵达了龙江港口大门前。

    往前,是数万百姓排成几十排的人墙,往后,是眺望此处,紧紧跟随的十几万百姓。

    所有人都想知道,面对这一幕,向来沉稳的齐王会做出怎样的举动。

    “殿下,您别走……”

    “殿下,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您要是走了,那群人又要回来欺负我们了!”

    “别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