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雨绸缪 (第5/5页)
br> 鄯善县的县城是经过明军用夯土修补过的,城池并不算大,周长不过三里,顶多生活万余百姓。 城池没有那么干旱,城池四周有树林有草地,就是每年有些季节会刮沙尘暴。 除此之外,当地的土地和山西也没有什么不同,若是想用水少些,可以种植小麦、若是觉得吃不惯,可以种植水稻,但用水有些多。 】 孙可望和总旗官进城看了看,城内满满的回回风格建筑,这让孙可望有些不喜。 “这些房屋不太行,等轮台县的水泥厂开办了,届时可以运送水泥重新建造房屋。” 总旗官笑着开口,随后又道: “既然你们来了,那我们也就不再久留了,明日便返回于阗去了。” “城中府库里还有粮食一千二百石,都是去年军屯收获了吃剩下的。” “这里不错,每亩地产一石小麦不成问题。” 总旗官一遍遍的讲解着,孙可望听后也回礼道: “既然如此,那孙某就不久留了,事情太多,等孙某前往于阗府述职之时再请兄台喝酒。” “好说好说……”总旗官笑着回应,但明显不把孙可望的这话当真的。 在他看来,鄯善县是不错,但人口太少了,孙可望估计也只能吃俸禄度日,没什么闲钱请吃饭。 须知眼下安西的物价可是很贵的,即便是正七品知县,也不敢说顿顿有rou吃。 除非孙可望能让鄯善县恢复生产的同时,带领百姓开垦更多田地。 “走了!”总旗官打了一声招呼,随后便带着自己的兄弟走了。 在他们离去后,站在街道上的百姓都看向了孙可望。 孙可望打开总旗官留给自己的城池地图,随后说道: “孙集,你带百姓们去县里,以前蒙古人的千户所附近居住,以后千户所就是鄯善县的县衙了。” “大伙好好休息一天,明天我给大家派发粮食和拖拉机,大家一起干活,早点过上四川、云南百姓那种天天吃rou的生活!” “诶——” 听着孙可望的话,所有百姓都满意的应了一声。 这一路上以来,他们没少听孙可望说当年太子南游,在沿途的所见所闻。 虽然孙可望没去,但他觉得朱慈燃不像是说大话的人。 眼下的四川、云南等地百姓,恐怕过的不输江南。 既然这些地方都可以通过移民发田来过上好日子,那没有道理鄯善县不能。 孙可望让人去安置百姓,自己走向了曾经叶尔羌汗国若羌城千户衙门。 那满满的蒙古风,回回风建筑让孙可望在走进大门的时候,似乎就因为心理作用而觉得这个地方不干净。 等到他看到院子里居然是一块扎蒙古包的空地时,他反而笑了出来。 “搬了好,也不用我费力气拆了……” 说着,孙可望和一个随从将他们从敦煌让人制作的一块木匾挂上了千户所门口。 那土质的围墙,破破烂烂的木门,空荡荡的院内空地,还有似乎一阵风就能吹掉下来的木匾。 这一幕任谁看,都觉得更像是废墟。 只是在孙可望的眼里,这就是他走向大明政治中心的第一个台阶。 他只要在这里能做出功绩,那即便是满朝文武也都无法攻劾他。 他要做的不是拍须熘马上位的官员,他要那真功实绩来堵上京城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虫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