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2、三个请求(4600字,二合一章节) (第2/4页)
葛知府点头,这他知道,他八十年代末曾去加拿大攻读博士,也算留过洋几年,不是老派官员,对于经济和工业自有一番理解。 不过他也没打断夏景行,示意对方继续说。 夏景行点点头,继续道:“假如我们在国内开设分支机构,可能会在好几个城市放办公室,方便给每一地的被投企业提供完善的投后服务。 所以,办公室放在哪?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资金全国流动。 如果蓉城这边有合适的企业,我们肯定不会忽略。 当然了,葛知府、毛主任你们一片诚意,远景资本必定会在蓉城放一间办公室,就近关注和支持家乡的企业。” 听到这,葛知府和毛雄志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们做过预案,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把夏景行锁死在蓉城,资本都是趋利的,蓉城一地也留不下人家,能分一点油水,他们也就知足了。 不过,光放一间投资办公室,解决掉蓉城没有知名风投机构进驻的尴尬局面,这并不能让他们满足。 葛知府不好一直提要求,只好给毛雄志递了一个眼神,让自己的头马替自己冲锋陷阵。 毛雄志会意,笑说:“我听说国外还有那种创业孵化器,远景资本是否可以和蓉城本地的高校合作一二呢?” 夏景行瘪瘪嘴,他终于知道套路有多深了,这明显是下了苦功夫的。 “这个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可以合作一二。不过呢……” 夏景行决定还是把丑话说到前头,顿了顿才说道:“这是一个投资长,见效慢的行业,需要耐心。” “这没问题,国家也不是一个个“五年计划”发展起来的吗?” 葛知府大手一挥,表示自己等人绝不会短视。 “还有,三个和尚没水喝,孵化器只能有一个主导者,那就是我们,高校可以参与,但仅停留在研发层面。” 夏景行想搞的孵化器并不是简单的那种,租个大办公室,分成小方块提供给学生,那多没意思呢。 他想做的是,给高校提供经费搞研发,学企共建,学校得经费,有钱搞研发;企业拿专利,用于商业化。 这里面狗屁倒灶的事情不少,他必须要打好招呼。 葛知府多少知道现在高校里的一些浮躁,很理解夏景行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们是把挽留夏景行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做的,稍作考虑一番,就点点头:“放心,我们会尽量去协调。 只是985、211高校都归属部里管辖,我们地方说话,可能都不那么好使。” 夏景行点头,“那我会初期投入一点,后期视合作效果,合作成果来决定是否追加投资。” 葛知府和毛雄志对视一眼,皆点了点头,不算特别满意,但也将个烂就了。 “哦,对了,景行,既然远景资本会在全国寻求投资目标,是不是能帮忙拉一些你们投资的初创企业进驻蓉城天府软件园呢?” 毛雄志差点给忘了,这也是他们研究过的点,让远景资本充当科技企业和蓉城天府软件园之间的沟通桥梁。 葛知府也补充道:“还是那句话,我们会竭尽所能打造投资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同时也会改善人居环境。 正如安居乐业一词,安居在乐业之前。 只有建好人居环境,让本地群众和外来的投资者、创业者都能安居,才会主动投资发展,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才会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协调、健康、快速。” 夏景行觉得这番话有些水平,但他还是不好轻易表态,让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