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价与价格战!(上) (第2/4页)
言,受益消费水平提高,我国牙膏产量整体表现为波动增长趋势。” “2012年的时候,我国牙膏产量每年为47万吨,而到了2020年,年产量已经达到了67.59万吨。” “而产量的直接反馈,便是.......” “在2020年,我国牙膏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约265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6.81%,今年大概能提升到接近300亿华夏币。” 说着,顾群青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感慨: “各位,一年300亿,这可是个大蛋糕啊。” 台下众人尽皆点点了点头。 实话实说。 在徐云当初提出为易安菌牙膏立项的时候,包括科大新创基金的负责人郑祖在内,很多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对于郑祖这类人来说。 他们平时接触的都是各种电子产品或者新兴科技概念,对于日用品从未做过市场调研和了解。 当然了。 这也怪不了他们。 毕竟职能和视角不同——科大新创基金隶属于中科院,风投的项目必然要更靠近高科技。 他们寻求的是更具垄断概念的产品,牙膏这种相对低端的市场,确实属于视觉上的盲区。 不过眼下听顾群青这么一说,他们才骤然发现....... 原来牙膏市场,竟然会这么庞大? 那可是三百亿啊...... 要知道。 国内路由器的市场才150亿左右呢,君不见多少厂商玩命的去搞研发? 台下的郑祖转动了几下笔尖,内心若有所思。 自己合作过的生物科技企业不多,看来有必要再调整一下这方面的认知了..... 望着脸色各异的众人,顾群青悄悄和徐云对视了一眼,二者相视一笑。 计划通.jpg。 郑祖等人之所以会有此时的表情,其中固然有不了解市场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则要归结于徐云和顾群青早先的刻意引导——在今日之前,无论是徐云还是顾群青,他们几乎都没怎么提及过牙膏市场的问题。 徐云只在当初的董事会上提了个想法,划了一笔十多万的基金做经费——十多万能够干啥呢? 仿佛整个易安菌牙膏项目只是随意立的一个小项,类似于刮彩票的行为。 如今时机一到,顾群青和徐云方才真正露出了‘獠牙’。 至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嘛...... 自然是为了增加徐云的威信了。 毕竟现实商场可不是小说或者漫画,不存在所谓王霸之气这种玄幻的东西。 徐云虽然靠着吡虫啉初步拢聚了公司人心,但与完全掌握公司的话语权还相距甚远。 顾群青、田良伟、小榕这些和徐云亲近的人还好说。 但郑祖以及其他一些新来的高管,对徐云可能就未必完全信服了。 这属于人之常情,20多岁的年轻人做公司老总,任谁多少都会有些想法——这种想法不是腹诽或者diss,而是很正常的质疑。 比如徐云是不是靠着运气才研发出来的吡虫啉呢? 那种大家团结如同一家人,彼此亲密有爱的情况,大多数时候都是童话。 想要把这种质疑打消,徐云就必须要拿出其他能够震慑众人的成果——一次你能说是运气,那么次次还能是运气? 因此在和顾群青讨论之后,易安菌牙膏便成为了计划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