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郭京:这事儿我熟啊!(10400字!!) (第3/7页)
> 《法案》规定,经过伊利湖运送到纽约的谷物可以免征进口税。 枫叶国商人在这个法案的刺激下,纷纷改变原先的运输航道。 导致了西加拿大经海对面出口的谷物量,是经圣劳伦斯河出口的谷物量的15倍。 圣劳伦斯河的航运业一落干丈,蒙特利尔的商人集团遭受巨大的经济打击。 所以此时的英国开始另辟蹊径,一边在和海对面谈判,一边加快了朝中北美洲输送务工的步伐。 只是按照正常历史。 英国国内的募工潮只持续了三年不到,便由华夏的劳工完成了工种上的取代。 不过这个时间线中一鸦尚未爆发,所以本土的平民劳工倒是逃过了一劫。 但某些阶级的诉求却丝毫没变,苦难的对象自然就成了英国境内的这些底层人民了。 随后马车缓缓从这条街道上驶过,只在空气中余留下一声复杂的叹息...... 半个小时后。 车厢微微一晃,马车停止了行进。 只听车夫道: “先生,迪恩大街已经到了。” 徐云这才回过神,走下马车,朝周围打量了一番。 附近的建筑楼层都不算高,普遍在3-4层的样子,墙皮早已脱落,墙上凹凸不平。 不少窗户破旧歪斜,仿佛随时会砸落下来似的。 街道上散发着一股古怪的酸臭味,一些行人麻木的往来其间,为数不多的摊位上也飞舞着不少的苍蝇蚊子。 大街的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不少冒着浓烟的工厂,看起来距离工业区不是特别的远。 随后徐云让车夫待在原地,自己沿着街边逛了起来。 他先是来到一位晒着太阳的老大爷面前,弯下腰,问道: “老先生,可以和您打听个人吗?” 老大爷抬起满是皱纹的额头看了他一眼,紧了紧有些味道的衣服,没有说话。 徐云沉吟片刻,从身上拿出了一块早餐时留下的面包: “老先生,这块......” 话音未落。 老大爷便一把抢过面包,双眼发光的对他说道: “这位先生,您要找谁尽管开口,周围没有人比我对这儿更熟了!” 徐云的后半截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对老大爷问道: “老大爷,街上是不是住着一家从德国来的人?” “他们应该有六到七口人,夫妻的年纪应该在三四十左右,不过有可能看上去接近五十......” “德国人?” 老大爷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 “我懂了,你说的是海因里希一家吧?” 说着他朝前方一指,继续道: “他们上个礼拜才搬的家,现在应该是住在28号,往前直走到底,然后一拐弯就到了。” 徐云朝他点点头: “多谢您了,老先生。” 海因里希。 一听这个名字,徐云就知道老大爷说的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了。 随后他辞别老大爷,顺着门牌号一路前进。 五分钟后。 他停到了一处狭窄的楼梯口。 楼梯口的宽度只有一米左右,入口处挂着一个有些生锈的邮箱,下方放着一个铁皮水桶。 若是不仔细注意,很容易便会将这里给忽视掉。 徐云在入口处正了正衣领,放下袖口,朝楼上走去。 木制的楼梯走起来有些不踏实,声音咯吱咯吱的,仿佛随时可能塌陷下去一般。 好在徐云不是耳根,因此过程虽然有些压抑,最终他还是抵达了二楼。 来到二楼后。 徐云没有急着敲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