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银狐_第十五章 逆境谨慎袁本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逆境谨慎袁本初 (第3/5页)

同时原地列阵。

    溃散的士卒们向着他的军队冲来,眼看要冲散他的队伍,霍笃果断下令射箭,射杀了不少溃卒,溃卒们吓得如潮水一样分流从这支队伍两边跑。

    霍笃就如同中流砥柱,河流中间的定海神针一样,将溃散的士卒们逼到两边,独自面对夏侯惇。

    夏侯惇杀来,箭簇如雨,向着曹军飞袭而去。

    “快撤!”

    眼见敌人有支部队阻拦,且箭雨袭来,夏侯惇连忙下达撤退命令。

    一时间曹军丢下几十具尸体,仓皇而逃。

    而那边韩湖的溃卒则冲散了前军,就连中军都险些大乱,若非霍笃力挽狂澜,恐怕就会形成一场淝水之战的大溃败。

    得知此时,张允只好下令让中军的那些将领收拢溃卒,自己领后军撤退十里,安营扎寨。

    事后双方调查,夏侯惇损失就是被霍笃射杀的四十多名士兵。

    张允呢?

    韩湖的先锋被夏侯惇的军队砍杀了不到百人。

    剩余的前军和先锋死伤近千,有少部分是被霍笃射杀的溃兵,大部分居然是在逃跑过程中摔倒踩踏伤亡。

    这令张允颜面尽失,休整两日后又重整队伍再来挑衅,就是另外一件事情。

    与此同时,仓亭前线。

    袁绍对于刘表军的关注不亚于曹cao,几乎是在荆州军三路人马都开始对许都形成包围圈的时候,斥候就已经飞速北上前去汇报。

    到了三日后,二百公里外的封丘袁营,就得到了三日前曹军后撤,张允文聘刘备大军北上追击的信息。

    这个消息显然是比较落后的,因为张允刚好是花了三天时间才追上夏侯惇。

    这也意味着几乎是在袁绍得到他们北上消息的时候,今天张允就在颍阴城下碰了个钉子,被夏侯惇主动出击,差点打得八万人濒临崩溃。

    但袁绍不知道啊。

    此刻袁营当中,袁绍召集几名谋士一起议会。

    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和田丰这两个主要谋士,一个被他下了兵权,一个被他关押起来。

    可沮授逃回河北,以沈晨和刘备举例子,一番言语鼓励了袁绍,又令袁绍恢复了从前的宽厚,释放了田丰,提高了二人的地位。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官渡之前打压他们主要还是袁绍手底下谋士派系林立。比如沮授、田丰、审配等冀州派,辛评、郭图、荀谌等颍川派,逢纪、许攸南阳派。

    冀州本土派太强大,袁绍怕压不住,所以扶持颍川派。像辛评、郭图、荀谌就是他最看重的谋士,只是荀谌意外病死,他就只能倚仗郭图来钳制。

    本来正常情况下,现在许攸叛变,荀谌病死。冀州本土派势力太强,哪怕沮授逃回河北,袁绍也应该弃用他和田丰,再扶持辛评、郭图、逢纪三人,以此对抗冀州本土派才对。

    但官渡之战给他的刺激太大,因此袁绍也不再搞什么帝王心术平衡手段,干脆让沮授田丰为谋主,虽然这样会令支持袁谭的冀州本土派势力更强大,可为了打败曹cao,也豁出去了,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然后在沮授田丰的建议下,缓缓图之,双方从去年十一月到平丘对峙,到如今过去了四个多月时间,至少袁军依旧还是占据了一定主动优势,曹军无数次挑衅,依旧岿然不动,气定神闲。

    此时南方传来消息,主将营帐里,袁绍看着手底下左右沮授、田丰、郭图、逢纪四人,举起手中的公文道:“南方传来文书,荆州大军分三路进攻颍川,曹cao放在后方留守的兵马不得已撤退至了许都周边固守,诸位怎么看?”

    田丰抚须沉吟道:“明公,曹cao在许都留守兵马不多,刘表兵进,已至许都周边,这说明曹cao很有可能要退兵了。但曹cao素来狡诈,我料他若真退兵的话,必先按兵不动,然后星夜撤离。”

    “唔。”

    袁绍点点头,说道:“曹cao惯会夜晚作战,我也在想他会不会夜晚离开。”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