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造反实录_第八十五章 热情的温副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热情的温副官 (第2/3页)

>
    李云龙回嘴道:“张秃子,说你笨你还不信。我老李虽然识字不多,但是这脑袋瓜子却聪明的很。首长的意思你都没听明白?算了,跟你说了你也听不懂。你还是好好伺候你的牲口去吧。”

    说完就背着手哼着小曲走了。

    张亮站在原地愣了一下,骂着追了上去。

    “李大脑袋,你别走。给我把话听清楚了。”

    ……

    赵大旗跟着沉墨一起回晋城,他爹赵栓子和他娘白氏却没有跟着一起走。

    他们选择暂时继续留在吴州城。

    赵大旗和大毛二毛选择加入了沉墨麾下,成为了晋城保安团的一名士兵。

    沉墨本来打算让他们就地加入八路军的,但是赵大旗却坚持要跟自己,沉墨只好随他。

    只是走的时候他没有见到自己的好朋友黎姗姗和顾家轩,回头看了好几次,一直没有看到他们出现,是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的。

    至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大毛和二毛,从小就是跟赵大旗形影不离。赵大旗要去晋城,他们当然也要跟着。而且也有照顾赵大旗的意思。

    沉墨看他们身体也算强健,所以也就同意了。

    至于娜仁,则继续留在了赵家,照顾赵大旗的父母。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赵大旗对娜仁的态度也有了一些转变。磨难总是会让人不经意见成熟,也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至于孙振宇父女两人,这才也跟着沉墨一起回了晋城。

    沉墨对她们有救命之恩,然后顺嘴提了一句可以给孙佳慧在晋城安排工作,也能帮助孙振宇开个铁器铺子,两人没有犹豫多久就答应了。

    他们毕竟不像赵家在吴州经营多年,无法说走就走。

    虽然知道鬼子有可能会再次来攻打吴州城,但是毕竟他们辛苦建造的家园在吴州,要说搬家哪有那么容易。

    所谓故土难离,能不搬家的话没人愿意轻易搬家。

    他们原本的故乡在东北,但是东北丢了,他们只好颠沛流离一路南下,在吴州城站稳了脚跟。

    自然不愿意再舍弃这份家业。

    再说了,有八路军驻守吴州城,他们也放心了不少。

    以前吴州城的百姓基本上都没有跟八路军打过交道,虽然听说过八路军的名声,但是在日伪军的故意抹黑渲染之下,八路军的名声并不全部都是正面的,所以导致了很多人不免有点忐忑。

    但是在经过这两日的观察之后,吴州的百姓们也都放下了心,生活秩序很快恢复,人心安定,城市比以前更热闹了,人们活的也更轻松了。

    别说欺负百姓了,八路军战士无论是士兵还是干部对每一个百姓都是和气对待,买东西都会给足钱,而且从来没有吃拿卡要的现象。

    有些街面上的青皮混混本来还想着浑水摸鱼,结果第二天就看不到他们的人影了,听说都被八路军抓去修战壕了。

    而且原来的吴州师长顾省斋也重新出山,帮助八路军重新署理政务。

    顾省斋在吴州城的人望还是很高的。本来他还打算居家不出,静观其变的。

    但是在八路军首长亲自上门拜访后,顾省斋第二天就重新出现在了市政厅,召集市政厅的所有属员开会,要求大家协助八路军一起治理好吴州城。

    顾省斋代表的是开明士绅这个阶层,所以说服了他,就等于团结了这个阶层。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八路军在吴州城就能站得更稳一些。

    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建抗日统一战线,本就是八路军擅长的事情。

    除此之外,八路军还宣布废除之前日军占领时期定下的种种严苛残酷规矩,并且释放了所有的被日伪军抓捕的无辜百姓。

    并且还在城中召开了一次公审大会,将俘虏的一些罪大恶极的汉jianian和鬼子进行了公开审判,然后执行了枪决。

    有些俘虏可以优待,但是对于手上有着无辜百姓和抗日军民鲜血的就另当别论。

    在种种措施下,八路军在吴州的百姓心中声望逐日攀升,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发动了大量群众帮助部队一起修筑战壕,修补城墙,挖掘陷阱,建造各种防御工事,继续应对鬼子可能到来的报复。

    一片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