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0章 割韭菜一个比一个积极 (第2/4页)
> 三来,受邀目标在得知是“只向少数人开放内部讲座”之后,参与热情极大提高,付费意愿曾曾勐涨。 四来,众美和韩烈的口碑会因此在小圈子里彻底成型,以“高门槛”闻名于世。 至于合作方为什么如此尽心尽力…… 因为韩烈直接砸出了门票收益的40%。 你们拉来的客户,你们自己沟通管理,然后把名单报给我,我根据最后的实际付费人数,将四成纯收益返给你们。 一个客户80万,50个客户就是4000万,换谁不尽力?! 而且这笔提成非常灵活。 它既可以是公对公的合作活动收益,又可以是公对私的个人销售提成,甚至还可以是整个管理层的小金库…… 只要你们有需要,哥们都能满足! 当然了,除了公对公的转账之外,其余的cao作都是销售部员工的私下个人行为,刘铭灏早都把法律风险隔离得清清楚楚了。 韩烈只负责全额纳税,别的一概不理。 什么叫做金融圈的圣人啊?(战术后仰~~~) 讲回提成。 搞讲座卖门票给提成这个事儿呢,其实都算不上潜规则,而是常态。 你不给人家好处,人家凭什么帮你卖力气?! 但是,韩烈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原本可以不给的,然而却给了那么多。 本来天价门票就是靠他的名气、战绩、人脉搞起来的,正常给出去20%就已经很够意思了,真要是一分不给,金行、黄行等人照样会催着下属好好办事儿。 反正他们那个级别的领导又不可能收什么提成,有没有都不影响大局。 当然了,不给的话,下面具体经办人的办事积极性肯定大受影响,不可能尽力。 而且会影响韩烈在一众合作方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吃独食,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所以韩烈大大方方的给了40%,不但谁都挑不出毛病来,甚至还得反过来感激他。 于是,办事效率顿时就拉到爆了,一个个上蹿下跳的撺掇着手里的客户。 魔都行、浦发行两家原本便有重大合作的终端都不提了,合作程度并不密切的中信海通等券商和信托都被打满了鸡血,嗷嗷叫着往前冲。 按理来讲,券商一般是不舍得把手里的大客户往私募和理财方向推的。 客户能够用来投资的闲钱是有限的,买多了理财自然就要少买股票。 好好圈住客户,把他们的资产锁在证券账户里,不但每一笔交易都有手续费可以赚,并且能够保护住自己的考核指标。 然而现在,当韩烈把返利拉到前所未闻的80万每人时,这帮券商的大哥恨不得把自己手下所有够分量的客户都给韩总送去。 啊呸呸! 叫什么韩总,叫韩爷! 账,谁都会算。 一个户头里有一千万现金的大客户,平均下来,每个月能给券商贡献10000左右的交易收入。 落到个人头上的提成不到2000,要三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赚到80万。 如果是你,你会把他割了换成80万,还是继续藏在手里慢慢磨他的手续费? 这会儿就少扯什么公司利益为重了,都是人精,那可太知道轻重了。 要不是门槛实在太高,他们都恨不得把公司总部的保护级客户名单扒出来挨个问一遍…… 即便如此,消息仍然不可避免的外扩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