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9章 黑白一张嘴 (第2/3页)
过了,我不赘述。但是,有一点传言是错的,决策层从来就没想过放弃国内这版数据库!” “不放弃?” 这话一出,就多少有些sao动。 放弃了,就一定是失败;不放弃,就意味着还保留了希望。 张一明接着说:“国内的这一版数据库,会暂时封存。时间估计不会太长,最多也就是2-3年的时间。我们这个团队会借调给库里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成长、积累经验。” 王建博士是首席cto,也是紫微云的奠基人,就很有权威,他补充道:“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这些底层技术方面,跟海外的研发团队存在着怎样大的差距。国内的数据库领域人才凋敝,这令人唏嘘。跟库里安合作,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西天取经的机会。” 然后,他就详细地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当前国内数据库行业的现状。 周不器此前还不太了解,听过了之后,也扼腕叹息。 国内的高校里,每年培养出来的数据库人才少说也有10万人。 可是,大部分都是应用层人才。 他们的学到的是如何使用数据库,而不是如何开发数据库,这完全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方向。 就好像汽车。 汽车公司制造出了汽车,可是,没人会开车啊,怎么办? 这个时候,大学里就培养出了一大堆的司机,他们毕业进入职场后,就以司机的面貌出现在各大公司里。 没有司机,有车也没用。 所以司机就变成了很受尊重,看起来高大上的职业,被认为是汽车领域的人才。 国内绝大部分的数据库人才,其实都是司机。 就出现了很多耸人听闻的现象。 比如一家公司想要使用某款数据库,想使用数据库,首先得安装。这时候,就要找数据库安装人才来帮忙,就跟安装热水器似的。 可是,安装热水器是体力活,那才几个钱? 安装数据库软件是脑力活,一次的费用15万都算少了,规模大一点的,50万、70万都有可能。 数据库安装好之后,数据库怎么使用啊? 这又是一个难题。 所以,公司还要花重金,聘请一些数据库运维人才,让他们来使用这些数据库产品。 随后还会有其他的问题。 数据库里的数据都非常重要,需要经常备份。一旦出现了服务器或者数据库故障,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数据恢复。 这又是另一个技术方向了,一般的数据库运维人才,根本就不会数据恢复。 这个时候,又需要从市场中找数据库的数据恢复专家来帮忙,一次收费少说也要200万,500万、600万也是稀松平常。 安装人才、运维人才、数据恢复人才……其实都是应用型人才,他们都是在别人开发好了数据库之后,他们去学习着使用。 其实就都是汽车司机。 国内数据库行业里的人才,99%都是这种。 可是,司机也算人才吗? 真正的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