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3章 装着魔鬼的瓶子 (第3/3页)
随后两天,周不器又和石婧美等人一起面试了两个人,都是来自世界500强的高管,其中有一人是巴克莱银行的信托部的副总裁林登,想用应聘潮玩公社全球cfo的职位。 能力肯定没有问题。 潮玩公社正有启动融资的计划,这种级别的行业精英,人脉关系非常广,可以很容易地把这件事办成。 周不器对此却不以为然。 他在华尔街的熟人可一点不少! 潮玩公社想要融资,还需要找人帮忙?他打几个电话,私募资本一个个就上赶着往上冲了。别的不说,软银保证能挥舞着空白支票冲过来。 林登为了展现自己在金融行业的人脉,还卖弄着说:“周先生,硅谷有一个金融级项目叫lendingclub,您一定听说过吧?” lend就是借款,club是俱乐部。 lendingclub指的就是借款俱乐部。 周不器隐约听人说过,“有点印象。” 林登笑着说:“这家公司是创新型的金融融资平台,不过被华尔街抨击为魔鬼级的项目,蕴藏着不可想象的恐怖风险,甚至还涉嫌挑衅法律。” “哦……”周不器这时也想起来了,“lendingclub啊!p2p的互联网融资平台!” 林登笑道:“周先生果然是内行,您总结得太对了,就是依靠着互联网技术的新的融资平台机构。” 周不器瞥他一眼,“我记得开了好几次听证会吧?” 林登道:“对,这家公司从07年开始创业,法律和监管问题讨论了两年多,现在已经有定论了,裁定这种p2p的商业模式合法,可以发展。” “嗯。” “不过,资本机构依旧不看好,觉得这个项目的风险太大了,lendingclub给出的最高的存款利息高达15%。” “哦,15%啊。” 周不器笑了笑。 的确,用正常的眼光来看,15%的年化收益率实在是太夸张了,对一般性的私募来说,每年的最低标准是8%,能达到12%-18%年化率的都算是第一流的私募了。 不过,华尔街最近也出现了新的玩法。 就是“长期投资 高回报率”的模式。 比如固定投资5年,5年之内不得撤回。私募资本承诺的是每年保底年化收益率是20%,低于20%,私募经理不抽佣,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之下投资人不敢投资的现状。 其实就跟周不器搞出来的冥王星资本、海王星资本很像。 不同的是周不器很有信心,别的私募资本家都是在赌,赌5年之内会出现一年的牛市行情。其他4年,不达标就不抽佣,只要有一年达标了,就能吃饱喝足。 多少有一种欺骗投资人的嫌疑。 可即便这样,也比lendingclub这种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强多了,这个项目被华尔街称为“装着魔鬼的瓶子”,绝对不能打开瓶盖。 林登道:“这个团队里有我的朋友,我评估过了,他们这个项目拥有一个很健康的商业模式,我也已经成功地给他们找到了两家投资机构。” 周不器笑笑,“我还挺有兴趣的,回头去美国了,可以详细聊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