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1章 奈飞的数据 (第2/3页)
这些人更能与时俱进,能够适应流媒体的出现。 本杰明很乐观的说:“数据证明,我们当初的商业模型设计是正确的,流媒体的确比dvd租赁更受欢迎。同等情况下,用户更喜欢流媒体的形式。” 周不器深深地看他一眼,“内容才核心。” 本杰明有些尴尬,试探着说:“周先生,我听说您要组织一个财团,在好莱坞组建一个新的大型娱乐巨头?” “还早着呢。”周不器摆了摆手,他知道对方啥意思,这不需要多谈,“流媒体的数据怎么样?用户对内容的偏好度,有统计吗?” “有,你等下。” 本杰明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叫来了一个负责内容的助手,拿过来了一份材料。 这就是互联网的好处了。 数据能够快速地反馈出来,并整理成分析模型。 其实好莱坞拍电影,在立项的时候也要积极地参照各种各样的市场数据,根据观众的喜好度和时下的审美口味来调整剧情。 不过,好莱坞的数据取材都太传统了,太花钱了。比如米高梅,每年花在市场调研、咨询、顾问中的费用超过1500万美元,这简直太荒唐了。 有钱也不是这么玩的! 传统的市场调查,是一个既复杂又专业的工作,尤其是派遣一线员工的实地调查。这种一线员工效率低、工资高,调查结果还不准确,让人很恼火。可是互联网就不一样了,用户在奈飞平台上观看了哪些电影,后台直接就能给出最准确、最客观的结果。 整理、组合、统计,齐活! 一分钱都不用花! 本杰明把一份很复杂的数据分析材料递了过来,还很慎重地说:“周先生,奈飞的用户群体主要是20-40岁的群体,这份分析模型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个观影群体。” 周不器就是互联网的资深人士,不用提醒他也不会受分析模型的影响而产生取样群体的认知偏差。 低头看模型。 靠!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么复杂,还有各种统计学公式,也看不懂啊! 还好后面有总述结论。 “呼。” 周不器这才松了口气。 奈飞用户偏好度排行榜的类型里,第一大标签是动作,第二大标签是惊悚。然后是悬疑、爱情、犯罪、政治阴谋等等。 周不器马上就想到了带动起全世界网剧潮流的奈飞大作《纸牌屋》。 惊悚、悬疑、犯罪、政治、阴谋……果然啊,《纸牌屋》就是奈飞专门为自家用户量身打造的由互联网数据催生出来的网剧。 相比较之下,拍动作片太花钱,拍爱情片风险太大,这一类的犯罪悬疑外加政治阴谋的类型片,感觉在全世界都备受欢迎。 不过,这种类型片在电影院里不是主流。 院线电影最赚钱的一个类型是合家欢,即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的电影,剧情太过复杂、沉重,或者犯罪、惊悚有关的题材都不适合。 …… 孙正义的办公室在硅谷。 从奈飞离开,周不器一行就去软银基地找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