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1章 芯片双子星 (第1/3页)
韩妍在陈燕只在首都留了两天,周不器陪她俩看了场京剧、听了场相声,去国贸买了一大堆东西,总共花了40多万。 尤其是两只零售价16万的lv包包,让陈燕瞠目结舌,韩妍老师更是吓得连连推迟,说什么也不肯要。 在周不器的几番坚持之下,她也就美美地收下了,脸上的笑容,洋溢了一整天都不消失。 这天上午,周不器安排飞机,送她俩回东北了。 回到公司,处理点重要的事。 沈向阳的关于ai芯片的报告打上来了,总共是13页的a4纸,上面罗列的各种数据和技术方向,也把ai芯片的前沿思想和未来期待给讲清楚了。 很多内容周不器都看不太懂。 但大体内容是明白了。 所谓的ai芯片,其实就是ai加速器,专门用来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大量计算任务的模块。可以作为单独的芯片存在,以后技术强大了,也可以集成到通用芯片中。 根据先知先觉的一个案例,周不器对ai芯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不是什么多前沿的科技,二十年前就出现了。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广泛地应用了。二十世纪初,我国的公安部门就可以根据人脸识别技术抓捕罪犯了。 可是,为什么智能手机直到iphonex才真正地开始用上人脸识别技术? 因为直到这个时候,苹果的a系列芯片才终于有了仿生功能,也就是把ai芯片的技术集成到了a系列的芯片中。 所谓的人脸识别,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是计算机仿生的一种判断,需要有超大计算量才行,市面上的通用芯片很难这个问题。 就算出现一些人脸识别的安卓机了,那也是假的,是2d识别,用不着真实的人脸,拿个人脸照片就可以解锁。 人脸识别的3d结构光不算太难,全世界有很多家公司能够做到。 难的是仿生芯片。 全世界只有苹果独一家。 有了ai处理技术的强大支撑,给苹果的a系列芯片的计算力和处理力大幅度提高了,4核芯片能够轻松吊打安卓机的8核芯片。 而当下的2008年,ai芯片还是最前沿的一个领域,是一个新的赛道,全世界的科技企业都在摸索地前行。 根据沈向阳的报告显示,对于ai芯片未来的技术方向,业内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分成了几大流派。一来是深度学习等算法模型的研发并未成熟,二来是ai的基础理论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空白。 也就是说,ai芯片是真正的“软硬一体”。 软的层面,是代码层面的ai算法;硬的层面,通过集成电路的芯片设计。而芯片设计的方式和嵌入式语言的应用,就是根据软件层面的ai算法。 两者要深度结合、高度统一,把软件上的技术通过硬件来展现出来,才能开发出最强大的ai芯片。 再往深里说……ai芯片会涉及更广更复杂的领域,不仅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了,还要跟互联网技术、跟软件技术深度结合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