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四十三章 造化 (第2/4页)
日元才划算。 但也就这样了。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相信,相信后又能照做多少,那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了。 而那些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花钱享受的其他投资团成员,甚至就连怎么消费,怎么处理个人财富,也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照样能反应出每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学识眼界。 比方说买汽车这件事。 出身是工农兵大学生的赵大庆就订了一辆桑塔纳。 小顾则要买日本的蓝鸟,这跟他年轻,喜欢日本电器,不无关系。 还有人是皮尔卡顿公司的忠粉,就相信法国货,想尽办法也要买辆法国车。 无论地平线、雪铁龙都行。 此人还喜欢存法郎,公司发下来的外汇券,他基本都兑换成法郎了。 哪知法兰西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大争气,法郎基本上是年年走低。 倒还不如不捣这乱,打一开始就存外汇券划算呢。 还有个人他不想买车,只想要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要不是因为担保的问题,被拒签了两次,他早走了。 这一次他自己发了财,倒是不用担保了。 但可想而知,这位嫌弃自己的金饭碗,做梦也想出国给洋人刷盘子的主儿。 一旦走错了这关键的一步,运气是好是赖。 不过,虚荣也不见得都是坏事,有时候照样会帮宁卫民的忙。 就像有几个人自以为聪明,在市场上悄悄吸纳价格仍未到达低谷的生肖票,甘愿为宁卫民日后再炒生肖票充当韭菜苗。 还有,宁卫民和曾宪梓在内地市场推出的联名高端黄金打火机,也因为这些人的虚荣心销售火爆。 5月底的时候,应宁卫民的要求,曾宪梓一共送到内地四十二只打火机,每个皮尔卡顿的京城专营店都摆了几只。 还别看标价近乎两万一只。 可这样的“土豪金”,上柜台后居然还摆了没两周时间,就卖的只剩十一只了。 不但促进了品牌知名度进一步传播,还有效提升了服装的销售数量。 更让人吃惊的是,卖掉的三十一只,除了投资团里高管人手一只啊,就连没参加投资团的两位公司高管也一人买了一只。 合着光皮尔卡顿公司内部就消化了十一只。 而这帮人就跟商量好了似的,谁买了这黄金打火机,都爱在公司里当众点烟显摆。 结果这种炫富的行为很快就遭到报应了。 别忘了,打火机都一个款式的,很容易弄混。 好嘛,当发生了一些险些损失重大财产的误会后,也没人再敢臭显摆了。 当然,这样的市场反应,自然是让曾宪梓大喜过望,对于和宁卫民的合作再无任何顾虑。 说实话,其实就是不算这帮高管们的购买,二十只销售量也远超曾宪梓的预期了。 即便以全国范畴来估计,在曾宪梓看来,每年四五百只的销售不成问题,那就是四五百万平白得到的利润啊。 要是一旦这种黄金打火机真的像宁卫民预言的那样,会成为内地有钱人的标致性物件,那销售数目就能扩大好几倍,非常值得期待。 所以曾宪梓不但决定正式入伙,就按宁卫民设定好的计划进行分工合作,把黄金打火机作为两家公司的新项目,在内地大力推广销售。 而且他为酬谢宁卫民出了这么好的主意,还欣然答应帮宁卫民的忙,想办法替他兑换大批量的日币。 哪怕这有点和内地政策不符,也没关系。 谁让宁卫民是他在皮尔卡顿公司最倚重也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呢。 就这样,原本会难住许多人的换汇问题,就这么被宁卫民轻易解决掉了。 不能不说,人一生的福祸,其实无时无刻,不是在被其个体素质所左右的。 最终步入老年时呈现出不同的事业成绩和家庭状况,也就是人和人学识、眼界、待人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