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产品说明,本书正确的阅读方式有关主线和水文问题 (第1/2页)
最近的几章,又冒出许多有意见的声音。 说这书没主线,满眼科普,时代环境。说写歪了。 还有人说,不明白一件事没写完,为什么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我本懒得理会,因为我始终认为认字可以教,阅读是教不了的。 既然自己已经竭尽所能,问心无愧,无需在意。 但考虑到《重返1977》和《国潮1980》从写书开始。 每每写到一定程度,就不断有这种意见冒出来。 有些人甚至是恶意带节奏的,实在烦不胜烦。 而且也有一些读者是出于善意的考量,怕这本书崩了,大约是真心不明白,(我已经单独做了回复),便觉得还是说明一下相关情况比较好。 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只是一种传播途径的小说,而不是八股文那样的定式文章。 在我看来,借助这种传播途径,任何写作形式的小说都是网络小说。 不是说,只有一种以剧情快速推进为主,主角龙傲天的模式,才叫网络小说。 对吗?像许多人非要分什么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我是彻底无语的…… 其实有一种小说叫风土小说。 就像《四世同堂》和《神鞭》。 以老舍为代表的“京派”,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保持距离,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这种小说较多偏向诗化、散文化、带一点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主义气质。 京味小说基本写作要求当然是北京人写北京事儿。 还有一种小说是世情小说。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金瓶梅》和《红楼梦》。 这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 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 我的这本书的本质就是借助了重生金手指的风土小说和世情小说。 为什么我要写这样的小说? 是因为我喜欢重生文又看不下去。 现在网上充斥的重生文,尤其是些北京的,全是错漏百出,既没人懂得过去北京是什么样的,也没人在乎年代的客观条件。 所以那些书没法像真的了,当然很幼稚。 写的全是关公战秦琼的事儿,全是杜撰的北京,想象的年代。 主角做的事儿完全不是时代背景下能发生。 那也是历史虚无主义。 我写书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哪怕水平有限,五毛特效,我也在尽量复原年代特征,写出真实的北京风土和过往。 我是把大家认为的都市文在当历史小说写。 所以这本书的剧情就是以时间线为脉络,在时代背景下推进的。 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儿。时候不到,当然不能写后面的。 主角为什么给别人打工?为什么不开公司?为什么不买房? 甚至收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