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令人惊叹的王文侠传 (第4/6页)
r> “每年只是拿出这一亿美刀的利息,去资助大华夏范围的高材生出国留学。” “只有利息就不算太惊人的数字了,而去年的出国留学名额是50人……” 赵东淮恍然,“那之前的事迹也有加工?” 麦珰雄摇头,“抗战期间收废弃港币,以及1945携数亿港币入局汇丰当股东,都是真的,不过从半岛战争开始捐飞机卷各种物资……这位老王生就渐渐像是霍生那样低调化了。” “我也是从报纸上刊登的,去年那一笔助学资金的事,慢慢了解到了老王生的事迹,才感觉这个传记片若能拍下来,比什么雷洛、陆月笙都要高几个档次。” 赵东淮笑着点头,“行,剧本先放这里,我过两天找邵生商量下,去拜访下王生,还是有希望拍一下这种传记片的。” 这位老王生的传奇人生,拍下来真比什么(跛豪)、(江湖情两部曲)、(岁月风云之上沪皇帝)更有意义啊。 再说原轨迹里王景执导的(赌场大亨之新哥传奇),也是涉及到了抗战,港岛沦陷的大背景,映射何赌王和霍大亨两人,但那部电影里把何赌王美化的也太夸张了。 摆明了捧何踩霍。 你说原轨迹里为什么没有王生这样的传记片?那不还是……港方打压,老麦也没资格随便拒绝项老十和项十三的永盛发约么? 所以麦珰雄包括现在和他一起来的徒弟黎大为,都只能拍江湖情两部曲、跛豪、五亿探长、岁月风云上沪皇帝等等各种美化社团大老的电影。 这一堆堆的美化社团大哥的电影,几乎全是出自新记、联乐等社团资本,最多是院线发行时和嘉禾、金公主之类院线合作。 没有赵东淮这样刷bug的现实影响力,老麦就算拍出来(王宽城传),回归前也找不到院线上映的,港濠弯都不会上映。 但以麦珰雄和黎大为等人的实力,真要取得了传记片的拍摄版权,也能开机做事,好好拍,他们拍出来的绝对不会比(五亿探长雷洛传)或(岁月风云之上沪皇帝)差。 黎大为就是原版雷洛两部曲的副导演,还是麦珰雄爱徒。 再如老麦的巅峰作(黑金),即便被原版桦仔的演技给拖累了,依旧是难以绕开的经典。 这剧本,还真是照着老王生的人生履历抄一波,就是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片本子了啊。 ……………… 10月26,当赵东淮和邵奕夫、麦珰雄等人从京城某医院走出。 邵大亨都皱眉叹息道,“没想到啊没想到,6月份我们还说替王生贺80大寿,他嫌麻烦直接说80不做,90在做……” “最好等到97做寿。” “8月份他还带队在内地西北诸省考察,希望能发挥一定作用帮那些地方推动发展……” “怎么就癌症了……” 大前天晚上麦珰雄拿出剧本构思,赵东淮就想联系邵奕夫前去拜访,不过跟着就得知,老王生住院了,肝癌。 他8月份在内地西北奔波20多天,9月回港暂停几天,就飞去上沪搞教育基金的事,在超级大老的接待晚宴上身体不适,一查,确诊肝癌晚期。 然后被送来京城医治,一直持续到现在,情况并不好。 赵东淮等人赶来拜访的时候,老先生状态?? 癌症晚期懂得都懂,更何况80岁高龄? 拜访中,对于赵东淮想拍对方的传记电影一事,老先生直接尴尬的摆手,各种不想,还是邵奕夫说了不少好话,他才勉强同意了。 当然,邵奕夫其实没那么大面子,是老先生尴尬归尴尬,觉得拍他的传记太飘了,可赵东淮本身面子真的不小,对王生那样的人,是超级欣赏赵生这种同类的。 不过他依旧不想让电影用(王宽城传)的本名,而是用他曾经的化名别名(王文侠)来命名。 化名或者笔名这种事,民国那个年代可是遍地都是。 按籍贯算,王宽城和邵奕夫都是浙省宁市人,但是在港地位,1945年王生就在港岛叱吒风云、入股汇丰了,邵奕夫都算是来港的后辈了,邵氏影业在港的初期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