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8.观法场 (第3/3页)
道的内情稍微多一点罢了。」 他捋了一下思路,继续道,「说来,南渡之后论吏治最严、吏风最正之时,莫过于孝宗朝,当乾道、淳熙间,有位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但过后,官场风气却渐渐崩坏,清廉者日少,及至今日,若说贪残昏谬者常居六七,或许有些太过,但一半是绝对有的。」 「品官正任有丰厚的俸禄,稍微好点,但杂职胥吏之流,却变本加厉,压榨盘剥百姓以为能事……」 总得来说,宋代前期在制度上特别重视分权与制衡,很难有官员能掌握绝对权力,加上发达的台谏系统用于监察,贪腐问题并不严重。 到后来官制更改,事权越发集中,台谏沦为当权者附庸,失去了对权力的有效监察,这官场自然而然就越 来越烂了。 谢枋得最后说道,「所以,燕王殿下如今从重处置这桩贪腐案件,未尝不是想给官场中人一个警示。」 听完这些话后,最年轻的文璧似乎转变了看法,「以往家父也多有痛斥官场腐败,只是不知内幕,了解并不具体,君直兄一言,令人茅舍顿开,原来吏治已经败坏如此,那用几十颗人头来换吏治清明,倒也值得……」 「二郎,莫要太早下定论。」文天祥轻声呵斥弟弟,「不管怎么说,人头掉下来,便接不回去了,再怎么样也当慎重,燕王……或许上位者,所思所虑与我等不同,其本意为何,还是多看看为好。」qδ 「兄长教训得是,是我肤浅了。」文璧态度诚恳,虚心受教。 看着两兄弟的样子,谢枋得对文父的教子之道很是感佩。 「世间对燕王的风评,纷杂不一,说好说坏的都有,让人如雾里观花,很难看清真相,所以他眼下的作为,确实难以揣度,且看看再说吧。」 这时候,台上已经验明正身,准备开始行刑了。 一排十一名人犯,被押到平台前沿跪好,每个人口中都塞满了灰不溜秋的饭团,既是给他们的断头饭,也是防止他们胡乱喊叫。 这一点,明显又是赵孟启不讲传统,不讲规矩了。 人犯们眼中充满了惶恐和悔恨,心里恐怕多大都觉得自己很冤枉,只不过拿了「一点」钱,居然就要掉脑袋,实在太不公平了。 可惜,赵孟启也没打算和他们讲公平。 执刑的东卫兵士,抽出腰间细长的千牛刀,将口中所含酒水喷于刀身。 从动作来看,略有僵硬,似乎显得紧张,毕竟他们之前都没有真的杀过人。 赵鹤云甚至都没见过杀人,但今天却由他来发号施令。 「预备行刑!举刀……」 唰的一声,十一柄利刃齐齐斜指长空,如镜的刀身,将血红的夕阳光芒反射而出。 「斩!」 刀光闪过,人头被血泉冲出半空,跌落台下雪地中,胡乱翻滚。 「补刀……」 闻令,兵士一脚将仍呈跪姿,正喷着血箭的无头尸身踹倒。 「刺!」 兵士双手握持刀柄,将带血的长刀狠狠刺进尸身后心。 「下一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