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荷戈行(6) (第4/6页)
开表态,显得当仁不让。“柴头领这一战做后勤功劳确实大,他进位没话说,可牛达殊无战功,离狐一战中,更是临阵溃逃,非但不处置,如何能进位大头领?” 很显然,在他看来,最起码在牛达的问题上,自己就算是硬抗不过所有人,也不至于没有一搏之力。 果然,此言一出,几位统兵的头领都若有所思,尤其是王叔勇和翟谦……谁愿意其他军头身份地位跟自家一致呢? 可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支持者出现了。 “单大头领言过了。”徐世英板着脸,率先皱眉。“战场之上,瞬息万变,牛达一时溃散,是因为我军令不当,后续能收拢部队,折回反扑,反倒正有利于大局……再说了,牛头领镇守濮阳、澶渊,经年未失,也算一份功劳……那以他的资历,如何当不得大头领?” 单通海登时气喘连连,却只盯着徐世英不吭声。 事情变得微妙了起来,其他人也都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说白了,黜龙帮一开始是李枢、张行和三位大头领各行其是,非要说前期的分野,无外乎是左右翼对立,但是,随着后来第一次东征开始,东线西线的分设又形成了新的对立和利益关系。 这其中,对于徐世英来说,牛达战场上的那点不光彩其实正跟他徐大头领的指挥有关系,而镇守西线的功勋则是他们共享的资本。 或者说,单通海之所以气喘连连,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徐世英话里藏了一句杀伤力极强的话没有喊出来——那就是,论战功,第一次东征大败的事情都没算呢! 所以,以牛达的资历和实力,该补大头领的时候,凭什么不能占一个位置? 就这样,之前历山大战中隐隐奠定了大头领中特殊地位的徐世英忽然成为了牛达最大的支持者,极大动摇了局势,也让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产生了一种混乱的感觉……这不怪他们,这些地方豪强虽然受过出色的军事教育,有着丰富的江湖经验,但政治经验还是很少,他们对政治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人身依附,支持我的就是一伙的,反对我的就是另一伙的。 殊不知,局面开张到一定范围,政治到了一定层面,几乎每一个有资格坐在这里的人都要面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政治局面。 上一个议题我们是敌人,这一个议题我们朋友,你以为这件事情对方会因为这个因素而如何,却不料人家早已经因为另一个因素而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是所有人都要学着接受的。 它没有好坏,无关道德,更像是一种客观规律。 事实上,在座的人中,至少有张行、李枢、王焯三人早已经对此了若指掌,魏玄定也懂了一半,徐世英也摸到了门槛。 这时候,外面第二件事情的结果也被贴了布告,欢呼、振奋声再度迭起。 这件事情给很多人造成了压力。 “我赞同。”王叔勇忽然举手,引来众人诧异。“我觉得牛达和柴孝和两位头领都该进位。” 要知道,这位是素来不服徐世英的,真要是说这里有一个徐世英的大对头,那便是他了,结果他跟在了徐世英身后迅速表态了。很快,其余人便也都醒悟过来……恐怕正因为格外在意徐世英,王五郎才会如此选择,因为在历山之战表现出色的他迫切希望在二次东征中建立功勋,洗清一次东征的耻辱,而牛达和他目前明显是天然的先锋,是队友。 何况里面还有张行的派系因素。 王叔勇既然决断,王焯、魏玄定、翟谦或早有计较,或立即醒悟,或有些惊慌失措,便也纷纷举手,到此局势抵定,李枢、祖臣彦也毫不犹豫举手。 事情再度变成了单通海一个人对抗所有人……最起码从结果上来看是如此。 此时,单通海明显带着气了。 “第四件事情……倚天剑白有思白女侠,大家都知道的,历山一战,帮了咱们天大的忙,如今正式跟我提了入帮的事情,却不知道该给什么安排?”魏玄定似乎终于说了一个不需要直接投票的事情了。 所有人看向了张行,但后者反而面无表情,好像事情跟他无关一样……引得周围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场面一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