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龙_第六十二章 擐甲行(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擐甲行(15) (第4/7页)

至恳切起来。“发出信使,让诸位头领向西走,一起往范县汇集……顺着大河且战且退,往东郡方向退!这个时候再不走,不光是咱们,整个东线部队,都要被包饺子的!”

    房杜二人没有反对,反而齐齐拱手,然后立即去做。

    非要说有什么心思,无外乎是觉得,这一天终于到了。

    谁让两个大龙头都是悲观主义者呢?或者说,除了东境本土的豪强们,这些外来的有见识的人,哪个不是悲观主义者呢?

    都等着这一天呢。

    就这样,黜龙军慌乱抛弃城池,仓促撤退,街巷混乱不堪。

    而刚刚登上南面城墙的官军先锋鱼白枚却有些难以置信……这是因为齐郡子弟兵在这次突袭中已经非常疲敝了。下着雨,巨野泽里的水流急缓不定,航道也乱,一路上不知道翻了几艘船,又有几艘船搁浅,多少士卒被冲走,又或者被迫等在孤岛和沼泽中等候救援,剩下的人奋力划船过来的,早已经前后脱节,而且几乎人人疲惫。

    这个时候,虽然借着郓城没有防备,突袭成功,可兵力本来就有限的鱼白枚还在突破南墙后,第一时间下令偃旗息鼓。乃是指望着一面稍作休息,一面等待后援,甚至有等待黜龙军反扑时,就地埋伏突袭反扑的意思。

    但是,好多船只还在巨鹿泽里打圈呢,张须果都还没有上城呢,几个月内最难缠的对手居然就这么不战而逃了?

    这仗打的也太顺利了。

    莫非,张总管果真是应时救世之人?大魏果真有救?

    心思驳杂,但不耽误鱼白枚回过神后,毫不犹豫,乃是一面向后回报,催促身后诸将和张须果速速登城,一面打起旗号,亲自率部属出击,以图迅速接管城池。

    就这样,大约两三刻钟后,正在城南雨幕中仓促整理部队,试图做到最好逃亡效果的李枢忽然一抬头,然后整个人愣在了当场,甚至双手发抖,恨不能一刀剁了自己……因为他清晰的看到,刚刚接管了南城城墙的官军从中,赫然举起了一面熟悉的“鱼”字旗。

    这意味着,来者根本不是徐州强敌,只不过是张须果的部队。

    而张须果既然选择偷袭,必然是仓促之下的一搏,军队数量、质量和此时的状态,必然都很差劲,尤其是这厮还分兵去应对了雄伯南、单通海和程知理……所以黜龙军未必不能靠着顽强固守与及时反扑守下去。

    但他李大龙头却轻易因为一时之恐惧与动摇,而放弃了这座济水之咽喉,东线之首府。

    “李公。”

    似乎意识到什么的又一位大头领,出身名门的祖臣彦上前拽了下李枢的衣袖。“事到如今,多想无益,赶紧走吧!”

    雨水中,李枢回头看了眼一只脚上鞋子都无的祖臣彦,面无表情点点头,甚至动身前不忘让人取一双新鞋子给祖臣彦换上。

    当日无言。

    接下来三日,在梁山汇集的黜龙军意外发现,郓城内并没有过多增援,而樊虎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脱离战斗后居然顺着济水迅速东进,折回齐郡方向,并没有夹击之态。

    这让他们稍微燃起了一点希望,在雄伯南和张长恭实际上兑子的情况下,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尝试反扑,但一连四五日,却始终难以造成突破,反倒是雨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使得局势变得越来越糟糕起来。

    到了五月十四日,黜龙军军心沮丧到了一定份上,部队正式选择东撤,乃是退到了范县。

    而也就是同一天,位于西线的张行接到了明显迟缓的东线骤变军情汇报……但他也来不及表达什么了,因为刚刚完成南线布置,也就是自家兼并孟氏义军控制汴水以北,梁郡官军控制虞城,內侍军重归砀县的布置后,他几乎是同时接到了一个让整个西线局势也彻底扭转的军情汇报。

    具体来说,就是韩引弓忽然动了。

    一万五千之众分为前后两军,正式离开了萧县,一万之众在南,显然要转换后勤路线,转而倚靠淮右盟的涣水补给线;五千之众偏北,直接顺着汴水南岸往刚刚易手的砀县而来。

    这一次,没有人敢说吃下这五千兵了,因为对方两军靠得太近了,而且上一次的大胜,反而让上上下下意识到了东都骁士和关西屯军的强悍。

    当然,最重要的是原因是,郓城忽然莫名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