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  (第2/2页)
电话最后就打到了江渝这。    江渝朝曾芹微微点了下头,从床头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和一支笔,对着电话那头说:“纪林,你把测试的数据再报一遍,我看看是哪里不对。”    房间里很安静,只剩下笔尖快速划过平滑纸面的窸窣声。    曾芹坐在床边,看着低头在纸上写下一长串数字和公式的江渝,心底忽然变得异常柔软。    窗户半开,这间屋子朝东,这个时候,光线不是很亮。    曾芹走过去把床前台灯开了。    江渝没有抬头,笔尖不顿。    即使身体不适,江渝处理工作上的事与平常并无二致,一丝不苟、细致专注。    床头的光线落在这人身上,半边深色的影子显露出来,不急不缓,沉默坚毅。    他骨子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曾芹出神想着,她以前怎么就没意识到呢。    她那时只觉得江渝太自我,太注重得失,也太不近人情。实验的几次失败就能击垮一个人,是曾芹难以料想的。后来,又是抑郁,所有的一切都乱套了,江渝变得更像江渝,冷漠麻木、无动于衷。    她没能陪着他度过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她提出了离婚。    曾芹知道,那时的江渝是很难过的。    但他还是很体谅她,说自己的情绪很严重,太拖累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离婚也好。    后来,曾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有关江渝的一切都屏蔽。似乎只有这样,心里那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的内疚与自责才能稍稍减轻。    可她还是很喜欢他。    逢年过节借着理由去江家,虽说遇不上几次,但也有两三次是遇上的。    他们的见面比任何一对离异夫妻间的见面还要平和,甚至可以说是亲切。    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私下里,他们毫无联系。    后来江渝恢复过来,曾芹很高兴,她是从江母嘴里听说的。    那天江母说了很多,她们之间就像母女,围绕着一个男人,谈论不休。    江母谈到了江渝去世的父亲,还有江渝一直放不下的“天行者”。    那时曾芹才知道,原来江教授对江渝的影响这么大,还有研究所里的流言揣测,最后竟发展得如此严重。    曾芹在研究所实习的那几个月,江渝也刚回国不久,所有人对待他,就像是对待第二个江教授,尊敬而客气。    曾芹开始是好奇,后来便是仰慕,再后来,就是倾慕了。    实习结束,曾芹去了学校,那时和江渝的关系已经稳定。她渐渐投入工作,对于研究所的事关注少了,但也多多少少听之前的同事提到过几次。说什么江渝专断独行,在“天行者”项目上一意孤行,气走了好几个老教授。    曾芹好笑,江渝这人怎么会和“专断独行”连在一起,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实验失败,江渝被安排暂停项目,暂时休整。    但即使那个时候,曾芹也没有觉得事情又多严重。    电话里的声音停了停,江渝坐在床上,低头拧眉思索纸上的内容,像是陷入了极精密的计算,整个人从内到外无声无息,如同一尊被时间沉淀了几千年的人像,任何外在的波动早就被他冷眼观尽。    曾芹凝视着江渝,想为什么那个时候,她偏偏会这么觉得呢,为什么就减少了对江渝的关注呢。    可能因为那时她想要孩子,而江渝似乎并不想。    曾芹移开视线,有些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