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9 天文台密语惊秋寂,琉璃界破隔窗寒 (第4/4页)
特定节奏的“咔嗒”声,混合着低沉的、她无比熟悉的男子嗓音,从虚掩的门缝里隐约传了出来。 苏静文瞬间停下脚步。不仅仅是声音的内容,更是那语调——是沈墨舟无疑,但那语气却与她记忆中任何一次听他讲话都不同。 “…节奏仍有些不稳。注意这个间隔,应是三倍于‘点’的时长。” 他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耐心的,但那份平和之下,却没了平日里那种仿佛隔着一层琉璃的、恒定的温润与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贴近的、沉浸其中的专注,甚至带着一丝极难察觉的、引导对方时的投入感。这不是那个在讲台上完美掌控节奏、却始终与人保持距离的沈先生。 紧接着,是一阵略显生涩、但努力模仿的敲击声。 “不对。”他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更近了些,音调压低,带着一种近乎耳语般的耐心,那是苏静文从未听过的、近乎亲昵的指导姿态,“手腕再放松些,感受力度由内而外自然发出,而非刻意敲击。” 苏静文的心微微沉了下去。她太了解沈墨舟了,了解他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分寸感。他从不与人过度接近,无论是物理上还是语气上。而此刻门缝里传来的声音,却分明打破了他一贯的界限。灼灼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短暂的停顿后,生涩的敲击声再次响起,这次似乎流畅了不少。 “嗯。”他应了一声,只是一个简单的音节,却不再是那种客套的赞许,而是带着一种真实的、几乎可以想象出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的简洁反馈。“这次尚可。” 苏静文停在门外,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原地。她透过门缝,隐约能看到天文台内部摆放着的观测仪器,而两个身影正凑在一张临时搬来的方桌前。沈墨舟微微倾身,手指正点在桌面上,而吴灼则专注地聆听着,侧脸在从高窗透下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柔润认真,那神情是苏静文熟悉的吴灼遇到感兴趣事物时的专注模样。 他们没有任何逾越之举,只是纯粹的教学。然而那氛围,尤其是沈墨舟那不同寻常的、褪去了些许疏离感的语气,让苏静文从心底泛起一股酸涩。她为吴灼能学到新知识而高兴,但眼前这过于“亲近”的教学场景,以及吴灼为此放弃社团活动的选择,却让她莫名地感到不安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难受。 她忽然想起自己每每拿着精心撰写的文稿或策划案,希望能得到他多一些的关注和认可。他也总是温和点评,不乏赞许,但那份温和,是程式化的,是隔着师长身份的、绝不多溢出一分的礼貌性鼓励。他从未用此刻门内那种带着温度与细微投入感的语气与她说过话。更不曾让她为了什么“特别的学问”,放弃过墨痕社的活动。 她终于明白,那层距离感并非他对待所有人的常态。那界限之内,原来也是可以有人踏入的,只是那个人……不是她。 她没有推门进去,也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听着里面断续的“滴滴答答”声和那偶尔响起的、与她认知中截然不同的低沉指导语,任秋日的阳光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而孤单。手中的点心盒子愈发沉重。理性告诉她应该为灼灼高兴,但心底那清晰而复杂的情绪却真实存在。 过了许久,里面的教学声似乎告一段落。她听到沈墨舟说:“今日便到此吧。”语气恢复了些许平日的平稳,但那份短暂的、不同寻常的温度似乎还未完全散去。 苏静文猛地回过神,像是怕被发现自己这窥探的行径,慌忙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匆匆离去。脚步有些慌乱,来时那份想找到缺席社员并给她惊喜的期待,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满腔难以言说的怅然。 她回到墨痕社活动室,社员们仍在热烈讨论。她脸上重新挂起得体的、符合社长身份的浅笑,将点心盒子递给林婉清:“婉清,这点心……你回头帮我给灼灼吧。” 林婉清接过点心,看着苏静文略显匆忙的神色,又想起天文台那边,脸上担忧更甚:“静文姐,你见到灼灼了吗?” “没有。”苏静文微微摇头,语气平静地推了推眼镜,借这个动作掩饰住眼底的一丝复杂情绪,“替我告诉她,社团活动也很重要,下次记得来。” 回宿舍时,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沐浴在秋阳下的红砖天文台,目光复杂。那里有墨痕社缺席的社员,也有她为之仰慕的师长,更有一种她隐约感知到、却始终被隔绝在外的……只属于他们二人之间的默契与联结。这联结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怅然,仿佛自己被留在了旧日的时光里,而他们已悄然步入了一个她无法跟随的新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